視覺科學學會2011年會

Vision Science Society 2011 Annual Meeting

May 6 - 11, Naples, Florida, USA

與會心得

 

廖心怡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一、參加會議經過

視覺科學年會是研究視覺認知與腦神經機制的年度重要大會,每年固定於五月份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從台灣赴會需搭乘20多小時的飛機,在體力和經費方面都需相當程度的付出,現今各領域的分支越來越精細,專門(或涉及不同研究專長領域)的國際會議也越來越多,例如專門探討意識相關議題的ASSC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n Consciousness)、跨感官研究的IMRFInternational Multisensory Research Forum)、包含所有神經科學研究的SfNSociety for Neuroscience)大會、著重認知神經科學的CNS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大會、Psychonomic Society的專題討論會OPAMObject, Perception, Attention, & Memory)等,礙於時間和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能夠讓自己研究能夠在主要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間曝光,亦學習重要的研究發現,成為慎選參與會議的重要考量。

視覺科學年會近年來與會人數呈穩定成長,至2008已超過1500與會人數,議題方面也趨於多樣且豐富。由於與會人數成長過快,年會審查委員會首次在今年採以嚴格標準審查所有投稿的論文的摘要(過去僅針對口頭報告採此標準),希望藉此一方面提升會議品質,另一方面控制會議的成長速度。在會前的審查過程中,有部份投稿摘要以「out of scope」為由被拒絕發表,引發學會研究者間關於如何界訂研究議題的相關討論。雖然筆者自己的論文被順利接受,但是我仍十分關心這個議題,一方面我能夠瞭解審查委員會的用心,然而另一方面卻也擔心事先設定特定研究範圍是否有違科學研究的自主性,抹剎了創新研究領域發展的可能性。

視覺科學年會主席和委員們的處理方式令我十分讚賞,他們在第一時間回應不同的意見,重申自己的立場,並由年會官方設立公開討論的平台,讓關心此議題的研究者們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自己的意見被聽見。經過討論後,年會同意重新審查先前被拒絕的摘要,不同的審查者之間,亦採取經過討論後得到共識的相同審查標準加以審查,爾後亦採取相同的審查程序。這此的事件讓我深刻體會到視覺科學年會是由一群對於自己研究主題和社群有熱忱的研究學者所組成,彼此之間有接受不同意見的雅量,能夠經由有效而充分的討論使社群之間的結合更緊密,對於年會將來的成長更加深切期待。

 

二、與會心得

整體而言,近年來視覺科學年會所探討的議題不再侷限於「視覺系統」的內在或神經機制,而逐漸涉入較高階的認知功能,例如酬賞、意圖(social intention)、情緒等(這也是為什麼如前文所述,開始有研究者主張需設定研究議題範圍)。刺激材料的使用也趨於越來越複雜(或接近日常生活所見),大家私底下開玩笑說,過去多半看到Gabor或隨機點(random dots),逐漸變成由隨機點組成的biological motion、臉孔或是自然景觀,至今年開始看到body(有許多研究甚至刻意去除掉臉孔)。

Member-Initiated Symposia的「Perception of Emotion from Body Expression: Neural basi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sms」討論會中有一場演講,由Rutgers UniversityMaggie Shiffrar教授主講「The perception of bodily threats」,研究使用男性和女性的body image為刺激材料(control為可口可樂的曲線瓶),發現女性受測者對於曲線苗條的女性body image有較快的偵測率(相較於曲線肥胖),但是男性受測者則無此注意力偏誤(attentional bias)。此外,對於曲線苗條的注意力偏誤與受測者對於自己身體的滿意度(body dissatisfaction, assessed with the Body Shape Questionnaire, BSQ-34, Cooper et al., 1987)呈正相關,但是與受測者本身的BMIbody mass index)無關聯性。講者提出“threatening hypothesis”解釋此機制,而進一步檢驗的方式為使用threatening male body image為刺激材料,初步的結果顯示對於壯碩的男性,可能同時產生threatening或是protective的情緒,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以釐清。

傳統的視覺研究很少分析不同性別的受測者、或是針對個別差異多加解釋。但是近年來有許多研究加入這類的分析,對於理論的建構也開始考慮到不同認知功能(例如情緒、意圖、酬賞等)對於視知覺運作歷程的影響。雖然有部份視覺科學基礎研究者擔憂在尚未完全瞭解視覺系統的運作機制時,就冒然研究視覺系統與高階認知系統的交互作用會影響基礎視覺的研究進程,但是不可否認(也抵擋不住)整體研究潮流朝此趨勢行進。

筆者在今年視覺科學年會中發表的論文題目為「Contingent attentional capture depends on stimulus properties」,是筆者一直以來的研究主題,近年來著力於理論的發展。在發表論文的poster session見到許多熟面孔,多半是研究相關議題的專家學者,藉此交流彼此最新的研究進度。此外,今年首次有機會結識之前同一系列研究文章投稿時的審查者,該文章已於兩年前發表,今年在會議中發表的論文相較之前的研究更進一步發展理論,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這位前輩前來觀看我的poster,並主動提及之前審查過的文章,並討論結果的差異性。我深刻感受到研究的累積性是重要的,若非多年來的訓練以及對於該議題的專注,是沒有辦法進行深入討論的,同時我也訝異對於從事相關議題的研究者而言,大家都是以相同(或更甚)的嚴謹態度在思考每一篇研究結果(即使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十分感謝過去在台大心理系葉素玲老師實驗室所接受的紮實訓練,讓我能夠在適當的時機表現得宜。

 

三、建議

誠如前言,有鑑於領域分工越來越專精,針對不同的研究議題開始有結合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專精討論該議題的國際會議。研究者對於研究議題的探討不僅需要深度,也需要廣度,以增宏觀視野,往往也是參加國際會議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礙於國科會規定一年以參加一次國際會議為限,每年都需陷入天人交戰,或割捨相關重要討論會議,或自籌經費參加。

過去學術研究以歐美地區為主要重鎮,然而近年來有鑑於亞太經濟以及各方面的進步,亞太地區(包括日、韓、中、澳等以及台灣本地)舉辦國際會議的次數和規模均有成長的趨勢。筆者認為,建立相互支持的研究社群在學術研究中為重要的一環,不僅能夠提高對於研究議題的敏感度,也能夠增加我國研究曝光的機會。台灣位居亞太地區的地理中心樞紐,至亞太各地的交通均便利,若能增加與鄰近地區不同學者之間的交流,實為美事。

筆者自學生時期以來一直都十分感謝國家對於出國參與國際會議的支持,使得在國內求學的我也能有機會與國外學者有交流的機會,倘若日後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能夠鬆綁「一年一次為限」的限制,或針對第二次出席國際會議的審查制定不同的審查標準,或以每年定額(而非限定次數)補助出國開會的經費,或許能使研究者以較彈性的方式選擇參與的國際會議,有效地增進參與國際會議所獲得的學習和助益。

 

四、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Vision Science Society 2011 Abstract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Vision

 

五、發表成果

Liao, H. I., & Yeh, S. L. (2011). Contingent attentional capture depends on stimulus properties.

 

六、活動剪影

IMG_3954
Poster session

IMG_3962
心怡講解poster